2023
12

評論

《評審總評》

執業與志業的邂逅

首先,我感到非常榮幸,能夠受邀參與這次全國建築師公會舉辦的「2023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作品大展」學生競賽評圖,見證新一代建築系畢業生的創造力與才華。對於業界的建築師而言,這個同時可以欣賞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優秀學生作品,並聆聽在座建築同行分享相關議題的專業意見,且於評選過程中能夠直接在線上與學生交流,實屬難得。從接收到的近百件參賽作品中,雖然各案僅僅兩張版面的限制,但豐富且充實的內容,以及精彩的渲染表現法,顯示這次的學生們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並體現出在校訓練有素的基礎學養及獨立創作的能力,令人讚賞。這不祇是一場學生畢業作品的競賽評比,亦為各校指導老師悉心教誨的成果展現,提供一個學界理論與業界實務激盪的平台,除了讓我們能夠深入理解學生們的創作思路與設計過程,同時也反饋執業建築專家的觀點,這對於新生代建築師的養成教育,的確是一個極具價值的經驗傳承。

文/劉培森(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審個評》

評「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作者提出探討農村主體性與農田、農村最原始價值的問題意識清楚,並將農村生活與土地黏著的日常被顯現作為設計主旨。提及了農村看天吃飯特徵、在農村中觀察不同時間尺度、天象與土地的變化等,成為農村村民的內涵。嘗試透過灌溉水位與農作物的空間尺度、土壤作為農業生產地景,以及節氣概念具象化等方法操作的詮釋呈現。在基地與配置選擇上,基地位於集居聚落與農業區交界之處,為繞境離開村莊的聚落邊界,也為人為與自然力量的交會的區域。而配置上試圖在交會的邊界,配置了北邊的市場與聚落接合,南邊的水圳與自然對話。

文/何黛雯(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自然導流器」 

本件作品基地位於寶藏巖聚落,作者提出建築與自然間關係的問題意識清楚。此議題涉及到人類的文化、價值觀、生態等方面的認識與探討。建築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一種改造和創造,既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態度,也影響了自然的變化和發展。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它涉及到人類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然而建築從不僅是物質構造形式的討論,也是一種文化表達,因此除了構造物的物質性的討論外,建議作為寶藏巖聚落的人文社區面向宜多著墨。

文/何黛雯(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過家」

在本案中對街道空間與傳統宗教空間共生的空間模式的觀察,的確讓人驚豔! 宗教空間在臺灣都市中與社區空間共生歷經時空變遷,形成最佳都市觀察與印證社會演變足跡的參考,廟埕是臺灣城市歷史生活空間中重要節點,本案設計由廟埕與所延伸之周邊街市共構之空間模式出發,整理出幾種不同共存樣態:廟跑進市、市廟相鄰、實廟虛市、廟在市裡,作為論述基礎,並轉譯在探討教堂空間與周邊街區的衍生關係上,是具說服力之操作方式。

文/張良瑛(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所謂港都」 

高雄鹽埕區就像臺灣所有擁有歷史城市的海岸港口城區,充滿複雜曲折的歷史變化足跡與故事,造就了特殊的城市中水路相接的街景,建築依著歷史層層疊疊形塑了鹽埕曾經活力充滿的都市縫隙-大溝頂;然而因外貿區的限制,這些城市縫隙與水岸成為斷裂的場域。

本設計作者計畫在棋盤紋理式街道及隱藏的水道中重新開啟住民生活空間與水岸的對話,然而都市空間的堆疊穿插覆蓋了眾多曾經的經濟行為及商業模式,以及過渡經濟時代有機混成的建築語言與材料,自然顯得生猛有力。

文/張良瑛(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BLUE WALL」

這個項目起源於個人經歷,深入地探討了與家庭身障成員共同生活意味著什麼,並細緻地關照了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需求。該項目專注於照顧行動不便、坐輪椅的人士的特定需求。這是一個發自內心、真誠而美麗的設計方案,試圖為身障家庭提供隱私和喘息空間。在居住的選擇上,甚至社會住宅,都很少有案例認真嘗試面對這些議題。隨著社會的快速老齡化,未來行動不便和失能的狀況,將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影響所有家庭,也代表著當前的住宅產品將需要進行部分、甚至可能是徹底的改造,以滿足這種社會需求。

文/張淑征(十一事務所主持人)


評「鳴笛了 港灣浮鯓」 

對於旗津島,絕大部分的臺灣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段記憶,大部分都是關於渡輪、海岸、觀光、老街、美食,然而,有為同學卻用大眾較為陌生的角度,勇敢探討較不被熟知的港灣、行業以及聚落,並進行轉化、重組以及創作,為大眾熟悉的觀光及不熟悉的產業聚落,搭起了一座獨特而有趣的橋樑。除了特殊的出發點及探討議題外,有為同學清晰有邏輯的段落講述、簡潔但生動的表現手法、理性卻也有機的設計構成,也是本案令人印象深刻之處。

首先,有為同學清楚的整理出該處的傳統產業及傳統聚落、科普了關於旗津的基本背景知識,並強化介紹較少為人知的東南角、清楚的介紹了該處的傳統產業及傳統聚落,也分析出產業及聚落特有的空間氛圍和活動模式。

文/盧俊廷(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信仰的未來式」 

林家榆作品名為「信仰的未來式」,其說明文字寫道:「信仰應該常存於人們的心中,不應該只有身處在信仰建築體內才能體現信仰的存在。」由其作品名稱與說明內容可以見到同學普遍的通病,即存在思辨與邏輯能力不足的問題現象。

首先是題目的問題,題目以「信仰」為名,但作品內容係以臺灣傳統道廟祭儀與空間形式作為討論主題;信仰的字義範疇並不局限於宗教,因此,是否以傳統民俗宗教空間較為切題。 其次是對於宗教場域的理解缺乏文化史的廣度,以至過於武斷地以理所當然的態度下了草率的定義,即「信仰」應該常存於人們的心中,不應該只有身處在信仰建築體內才能體現信仰的存在。

文/郭俊沛(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第N次漂流」

在這份作品中,作者對臺北城-舊城牆砌石做了細膩的描述,討論砌牆石的使用歷程。對於建築資材的討論與關注,議題本身即具有啟發性,尤其對於強調永續發展的當今社會具有切合時代議題的意義。營建行為多出自於當代人們的使用需要,但當具有需求的時代過去了,建造物便失去存在的價值,附隨或構成建造物的物質(建材)也跟著失去存在價值而遭遺棄。但實際建材作為物質的本質並未改變,僅僅是人的需求改變而已;尤其作為砌築工法的元件-條石,其歷史與長遠的地質歷史相關,但其形狀外觀在成為舊臺北城牆體之後便不曾再變化,條石經歷了臺北城的興築與瓦解,見過一代一代的人們。

文/郭俊沛(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連續-離散」、「群木的贈禮」

連續-離散 義凱的設計提案為臺中市政府周邊,於臺灣大道下未來的捷運藍線,在市府與秋紅谷之間用地下街串聯,現在到未來20年間,交通模式仍有不確定性並持續變化,他試圖將捷運藍線與綠線交會的市府站,置入一段轉乘空間。他說:「它同時屬於市民的日常,更是過渡到未來捷運藍線的前身。」可看得出設計者表現出來的態度與企圖。

群木的贈禮-東眼山探索場域 紀東選擇的基地位在1980年為北部重要柳杉林林場,現在是森林遊樂區的東眼山森林,希望藉由在森林裡的自然環境及空間的體驗,讓來訪者得到身心放鬆引起共鳴,引發探索的渴望,也是專業者及遊客學習的場域。設計上延既有登山步道路規畫架高的森林棧道,讓漫步林間可提供不同高程觀看到不同樹木的視野,沿著森林棧道周邊因應地形關係、樹木樣態、選擇於不同區位佈局出空間。

文/陳欣宜(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評  論》

未來的未來之前 

「2023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大展」由業界建築師擔任作品評審,由學校專任老師從旁擔任觀察評論,旨在促進實務界和學術界對話,從專業建築師對學校教育的期待,與學校老師教育反思的觀點交流。本人擔任大一設計課召集人、也曾任系所主管,在這場觀察中,就好似從另一個角度端詳學生的成果作品:並非單指學生的畢業設計,也包括學生一路累積的建築教育成果的呈現。

來自各校推薦的89件畢業設計,到最終進入決選的17件作品,無疑地均是一時之選。今年遴選的主題是「回歸社區,連接未來」,「回歸社區」的部分我們閱讀各式「舊城區、新生活」的設計篇章,陳述大城市移工的新生活、水岸城區的街廓重生、原鄉土地的節氣連結、山城記憶的閱讀重現等。

文/趙又嬋(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


以建築設計實踐人文精神-「2023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大展」決選觀審心得 

由建築師主辦的競圖,與建築學者主辦的競圖有何不同?本屆評審委員以「回歸社區、連接未來」來回應這個問題。就此次參與決選作品觀之,不僅議題具有強烈的即視感,設計概念與基地特性的緊密結合,設計發展邏輯性強,多具有實踐的潛力,也成為此次競圖的一大特色。以人文精神為本心,以空間表現為顯型,或許正是「回歸社區、連接未來」的核心價值。此次初、決選皆以線上方式進行,讓審圖有更佳的彈性,然而限於銀幕尺寸,以海報為樣本的電子檔案,並不易在電腦螢幕上一窺全貌,未來或可考慮線上評選階段,要求參與競圖者一併提供簡報檔案。

文/邱韻祥(台科建築大四畢業設計召集老師)


建築的核心在於實踐 

很榮幸受邀以觀察與評論員的角色,參與了一整天今年度全建會所舉辦畢業設計大展入圍的十餘件優異作品的簡報。因為自身在建築系擔任過畢業設計召集老師數年時間,也連續十幾年不間斷地指導每年的畢業設計,也時常到不同學校參與畢業設計評圖或者畢業設計展覽,對於臺灣建築系所謂的「畢業設計」,即使是再優秀獨特的作品,還是可以辨識出曾經屬於某幾類切入的觀點、設計的套路與思考的模式。作品之間的主要差異與勝負,也就在於受過五年專業訓練的畢業生,各方面的設計整合能力是否足夠純熟與老練,是否能通過簡報說明,準確有效地傳遞作品的創作意圖。

文/邱浩修(東海建築系副教授)


獨立思考之必要 

在世界主流建築教育都在逐漸往「去畢業設計化」的趨勢下,為什麼在臺灣的建築系學生還需要做畢業設計?如果單純從明確地學到多少來評量課程,那麼臺灣的建築系一定可以提供出比耗時一年的畢業設計更有效率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原因就是在於教學目標上最後階段的「獨立思考」,目前暫時還只能透過畢業設計達到。

與其說建築系大學的四年或五年是訓練學生完成建築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準備,不如說一切的設計相關課程到最後,最多只是確保了讓學生具備做畢業設計的能力。因為前者關於建築從業人員的養成我們都知道可能還不一定,而後者是確定在五年內所能具備的。學生們透過畢業設計完成自己設定發問的題目,而不是被餵養的題目,來證明自己在回答過程中的獨立。

文/賴伯威(成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