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1959年前的張肇康 一條未被關注的華人現代建築新路徑
Chang Chao-Kang before 1959 – A Forgotten Path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gymnasium reminds us an architect fighting for his idealism that combined the quintessential of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traditions in modernist maneuvers.
/ By Shyu, Ming-Song
2022年是張肇康先生(以下簡稱張,圖1)誕生百年,這位傳奇性的建築師曾前後超過十年與臺灣結緣,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不過張由於1959年中離開東海校園設計團隊,隨後接近10年多次來臺參與多棟建物的設計,譬如跟虞曰鎮(有巢)合作的台大農業陳列館(1963)、與沈祖海(森海)合作的士林牧愛堂(1966)及嘉新大樓(1967)、與蔡柏鋒合作的新竹新豐高爾夫俱樂部(1970)等,1970年代後他在美國、香港執業,晚年也在港大教書,甚而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帶港大建築系學生進中國各省份測繪民居,並寫成《中國建築之道》(China-Tao in Architecture,與Wener Blaser合著)。其中最有趣的是,張出生於華洋夾雜的香港,現代性早在他的童年成為日常,加上他出生於商賈之家,念的是教會學校,儘可能接觸到所有新的事物。這樣的少年養成,再加上隨後的上海聖約翰、基泰工程司、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的專業養成,都讓張所提出的建築「現代性」,益顯重要。更有趣的是,當在建築實踐上已功成名就的他,卻在晚年重新踏勘古老中國,測繪民居,並提出看法,這又是怎樣的思考邏輯?以下僅就張在早年東海留下的三個重要作品做進一步的分析。
文/徐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