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0

新竹的文化基礎設施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of Hsinchu

The integration of fundament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provide emigrants of technological professions with ideal conditions for settling down and raising younger generations.
/ By Hung Yu-Hsiang

 

新竹:轉型中的臺灣經濟發動機
新竹,不單只有歷史清朝古城區和東門城隍廟週邊充滿市民活動能量的舊市街;也不單只有在方圓一公里內,擁有臺灣密度最高的古蹟群市中心。她,更是臺灣在1980年代重要的經濟發動機之一,帶領著臺灣進入國際產業鏈,同時催化了臺灣的輕重工業走向知識密集的三級產業,重要的機構像是竹科、中研院、清華與交通大學,將整個臺灣社會帶向研發、交流等強調非物質產出的後福特生產(the post-Fordist mode of production)時代。這樣的時代特質需要更多的語言溝通、社交、合作、不期而遇地將知識傳遞與合作交流的社會空間,來激發生產與創作的想法增加產值;加上當代新竹市民的需求,已經把多元的親子活動,視為工作外最重要的每日生活小事。因此,工作和生活不再是完全對立的觀念,而是需要有新的空間來彌補彼此的關係,這些趨勢慢慢的形塑出當代新竹文化:不只是需要科技創新,我們更需要的是日常的文化空間。

文化—教育空間做為輔助轉型的基礎設施
然而,新竹市做為竹竹苗地區浪漫臺三線上150萬人口的重要生活圈,目前缺乏一個完整而彈性的文化基礎設施系統,提供市民在不同尺度活動時,讓大家能夠聚在一起的空間架構,來符合當代新竹市的需求。

文、圖/洪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