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2

地景的啟示-生態、生活與情感的集結

Landscape—Ecology, Living, and Affection
/ By Lee Si-Min

 

前言
本次「建築相對論」有幸訪問三位不同世代的「景觀建築師」:Kathryn Gustafson(Gustafson Porter + Bowman)、郭中端(中冶環境造形顧問)、與宋鎮邁(Ecoscope一口規劃設計顧問)。除了聆聽他們分享各自的理念、創作故事、與對專業領域的觀察,也邀請他們談論何謂當代最重要的地景議題。三位專業者對於文化、生態環境、與當代生活的關懷,既相同又不同。我們能否從中窺見當代地景議題的完整面貌?也嘗試闡述自身的「地景觀」呢?
——————————————-

2004年,林瓔(Maya Lin)在瑞典的一處藝術基地(The Wan廛 Foundation)發表了作品「11分鐘的線」(Eleven Minute Line)。彷彿上帝簽名般,流暢的線條化作了一道連續將近500公尺的土丘,從地表微微隆起,在陽光照射下,側面打出了清晰的陰影。靠近這條線,會發現土丘實際可高達3.6公尺,頂部被均勻整平,恰巧是可供一人行走的寬度。
這件作品的意圖是實驗僅用一條二維的線,創造出三維空間的可能性。從高處看,會覺得創作手法十分粗暴。藝術家刻意將作品獨立於周圍的環境,以凸顯它的偉大。但實際進入這件作品,看見起伏的地景背後便是樹林。不管是遠道而來欣賞藝術的人們,或是鄰近牧場放養的牛,都會忍不住行走於這連綿的土丘之上,在大地間反覆移動著身體。視覺與空間經驗都和自然環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作品的靈感來源,其實來自林瓔的家鄉,俄亥鄂州(Ohio)的史前原住民遺址「巨蛇丘」(Serpent Mound)。這座墳塚宛如一條扭動的大蛇。蛇頭、蛇尾與身體的皺褶都分別朝向特定的太陽方位。當歐洲拓荒者看到這座曲線流暢的人工地景,他們並不相信美洲原住民擁有相當的工程技術,這應該是由「更高文明的歐陸先民」所留下來的遺址。

文/李思敏 圖片提供/(a) Gustafson Porter + Bowman、(b)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c) Ecoscope一口規劃設計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