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創戶打破「政府蓋」的印象 《興隆讀家》用聊天寫報導
Breaking Stereotypical Impression Hsinglong Newsletter, Reports On Chats by Young Startups
/ By Chuan Mao-Jie
Young startup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connect people from different fields in an attempt to construct a sense of community which, despite its vagueness, provides ideas comparable to homes.
在台灣對許多民眾來說,從完成學業到找工作,結婚生子乃至買車購屋都是人生重要里程碑,但過去十多年來台灣經濟不斷成長,「買房子」卻是多數人的夢想,貧富差距日趨擴大,而中產階級的實質薪資面臨停滯,承擔的「住屋成本」日益遽增,社會上瀰漫「被剝奪」的氛圍。自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後,社會運動頻繁,學術界討論禍首根源亦脫離不了是高房價衍生的問題,「居住」儼然成為迫切解決的沉痾。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教授胡勝正曾研究,於「住宅可近性(housing affordability) 」中,發現台灣年輕人面臨住宅買不起、租不起、買或租不到等問題。根據中央銀行資料顯示若房貸負擔率超過所得3成,房貸違約風險就會大幅提高,簡言之,民眾為求住所,常貸款超過所得3成以上,面臨可能繳不出的風險。據研究指出全台合理「房價所得比」應為7倍。以台北市為例,2014年房價所得比已經超過14倍,因此在所得普遍不漲,房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已經超過許多中產階級所能負荷的程度,若無家庭成員協助,根本無法買得起住宅,更何況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居住正義成為社會急迫的問題,因此近年選舉中興建「社會住宅」成為多數候選人主要政見之一。
文、圖/莊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