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2

此地何時 —「時間場所」、「社會鏈結」與「設計改變」

 “What Time Is This Place”— Notes on Time-Place, Collaborative Synergy, and Design Change.

Places of time, social connections and changing design are the common traits of this year’s shortlisted projects.
/ By C. David Tseng

 

「繽紛多樣、築夢踏實」這麼形容臺灣建築的現況一定會引來籠統陳腐之譏,不過走訪三天下來確實令人驚艷這些作品的多元與努力。然而仔細抽絲剝繭,卻也可以發現這些作品也有一種態度的相似性,也許可以暫且抽象地稱之為「建築的臺灣性」。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這麼描述臺灣建築師作品的依歸雖不中亦不遠,而這也的確是三十多年來受過「批判性地域主義」洗禮的這一代建築師的設計態度。在臺灣具有這種特質的作品似乎也可暫且抽象地稱之為「臺灣建築」。 今年入圍的 12 個「臺灣建築」作品都呈現著對於臺灣的土地氣候、城鄉涵構、物理環境、文化樣態,等等的回應;而絕大多數作品幾乎也都散發著「建築的臺灣性」,幾乎無一不在和臺灣過去的歷史對話。建築本來是關於空間,這些作品卻圍繞著和時間對話為題。與其說這是此次獎項的選件偏好,還不如說臺灣建築師已經從以往依循西方價值體系的追求跨出大步到現今能真實回應當代性與在地性的實踐,極為值得期待。 因此獎項的討論便以下列幾個主題為依歸:從現有限制提出未來想像;能考慮歷史、現今與未來,臺灣建築、居住與都市或環境的演化;清晰定位建築師角色與專業;命題的難度、建築的複雜度與執行的完整度之掌握;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建築語言的掌握;面對當下環境與整體都市的提問及思考等。

文/曾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