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5

車站再造與都市再生 以台中舊市區為例

Railway Station Renovation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Old City Area, Taichung

As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mediation of the Liu River and Lu River, construction of elevated stations, and the new lobby and new front square of the central station, as well as the inauguration of Railway Park, Taichung is ready for the next wave of growth.
/ By Su, Jui-pi

 

軌道時代的到來
當高鐵一日生活圈的便捷交通系統,重新組構了二十一世紀的台灣,軌道運輸系統的便利性,開始慢慢地改變了這塊土地上人們的生活形態。從十八世紀末產業革命的蒸汽機發明開始,新式交通工具-蒸汽火車的出現,形塑了近代都市空間之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間-車站,車站一直以來都是現代都市空間中最具代表性的場域。台灣的鐵道建設從1908年縱貫鐵路的通車開始,西部平原縱貫鐵道上的每個車站,曾經也是每座城市與鄉鎮的重要門戶;然而隨著1980年代私人運具-汽車的普及,以及都市外環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設的完備,軌道運輸系統的重要性,一度被忽略而從人們的生活形態中漸漸淡去。

然而,當1996年台北捷運、2008年高雄捷運的陸續完成,都市內四通八達的捷運系統,讓人們出門時不需要大費周章去騎摩托車或開車,就能在都市之中輕易地移動,再上搭配由南到北的高鐵系統,在高齡少子化時代下,退休而健康的高齡族們也能自由在城市間移動,甚至把觸角擴及鄉村,早上泡湯、下午種菜、晚上看戲,高鐵一日生活圈的便捷性,讓人們移動的選擇性與範圍更加地擴大,大家重新開始把生活焦點拉回到車站和捷運站。

文、圖/蘇睿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