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8
素景
鼓掌100年
新竹記憶的風塔|漫長的旅程
建築是一種信仰
評審感言
好建築永遠可以被看到
來自場域的聲音
破風前進
會幕·救贖·召喚·重生
《評審感言》
積極創新的五角型建築
看見·硯之心-新美術館2.0 心的看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得獎感言
建築獎側寫
明天會更好
怡然自得的臺灣建築
建築獎的光譜轉移
瞻前顧後
修復與共生
從土裡長出來的建築
地球倒帶計畫
城牆中的教堂
小城市的文化風景
建築的修補造型論
Putting a Hole in One Acceptance Speech of 2021 Taiwan Architecture Jury Prize
2020臺灣建築獎評選會議實錄
建築的影響力—社會演化的觸媒
越過另一個山丘
建築是個動詞
透過臺灣建築獎的三點建築觀察
此地何時 —「時間場所」、「社會鏈結」與「設計改變」
都市鍊金術
臺灣「社會住宅」的省思
城市裡的動物園
一個平順的都市建築
自然串流的學校
影響
舊建築空間精神的當代詮釋 評2019台灣建築獎有感
不只是建築的獎
壯圍沙丘
評審的難題
方圓之內探索宇宙
壯圍浪流連
還有多少我們「視而未見」的現象在我們的週遭?
莫大的鼓舞
一個都市空間誕生的冒險旅程
2018臺灣建築獎評選紀實
理性與感性
轉變正在各處發生中
開眼
首獎之外的餘音
建築的第一人稱
城市、劇場與適切性
新與舊的間隙或時間的詮釋
青林書屋是一個人與社會的建築實踐
創造有記憶的新建築
當山嵐湧起
2017臺灣建築獎評選會議實錄
為何而「獎」?
建築師的探望與作為
對抗
微見
豐盛的建築宴饗
虎山行
從閒置到閒晃
工地物語
浪漫的一廂情願
2016臺灣建築獎評選會議記實
複雜與矛盾
創造可分享的感動
悠美的短歌
建築的價值
地景、結構與文化的表現力
我來說個故事
正視本土文化自明性
新的文化泉源
一個里程碑的結束與開始
何其有幸
看那遙遠的地方
2015臺灣建築獎決選會議實錄
向努力不懈的同行致敬
學習、反省與欣賞
終於,有人從沉睡中醒來…
那有機的、非正式的、隆重的、浪漫的真實
虛構的真實建構
追尋理想的氣質
建築的本來面目
療癒土地,滋養眾生
臺灣建築獎十年觀察
2014臺灣建築獎決選會議實錄
追求超越專業精神與學院教育之上的建築實踐
建築有夢,坎坷行
微光中的保護主義
2014年臺灣建築獎評審行程備忘錄
感動之餘:建築的另一個隱藏向度
設計的界限
幸福車站
欣慰與欣喜
充滿活力的台灣玄關